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一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小小的船》教后记一

《小小的船》教后记一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 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  沃婵嬿

叶圣陶的《小小的船》是一篇经典的韵文。课文以优美的语言、形象的比喻,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——月儿是小船,“我”坐在“船”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……想象奇特,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。而且这些儿歌和谐的韵律,不仅有助于学生诵读、吟唱,而且会给学生优美的语言熏陶和感染。 作为一名老教师怎样把这篇经典课文的教学再次创新,是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的一次挑战。通过教材分析,结合“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”这一个教学目标。本次教学,我在朗读的形式上进行了调整与创新。

过去也重视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,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通常的形式有师生合作读,男女生赛读,小组轮流读,小老师领读跟读等。就全班整体来讲,表面上读的形式似乎很多样,但从学生个体来看,这些读仅仅局限于读的参与对象不一。学生只是不断扮演或读或不读的其中一种角色,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读的形式。想到了这一点,觉得过去的教学实在是没有备课备到每一个学生。对于小学生,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。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,他们不可能对读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。不管是以上哪种形式,轮到孩子读时仅仅是动嘴巴。于是,有了首次调整: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文对照,出声朗读,帮助理解课文。

我利用多媒体手段首先训练他们出声地朗读课文,带点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、注意,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,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,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。帮助理解课文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音乐渲染,营造美的氛围 ,调动情绪。 

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,烘托、渲染儿歌的内容,创造美的氛围,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,进入优美的语言熏陶和感染中,初步地体会到作家创作的精华。

 

二次创新:调整后,我总觉得还欠缺了一些什么,觉得一堂课没有出采的亮点,对我来说是一次失败的教学。从学生的角度来讲,人经常吃一种饭菜,即使做得再香,也会感到腻味。教师指导学生读书,如果只用一种形式,一个腔调,长此以往,学生也会感到乏味。为了让学生对读书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,我更希望自己的教学“堂堂有新招,篇篇有花样”。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爱动的特点,想到是否可以在读的同时让他们动起来,再结合这首儿歌的韵律以及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,我在过去常规的朗读训练设计基础上,以“充分地读,感悟美的韵律”为主导思想,采取以下几个层面的朗读训练:
    一、拍手、跺脚读,感受儿歌的节奏美。

先引导孩子拍手读,再跺脚读,最后手脚都调动起来拍手、跺脚读。教学尝试后,学生兴趣很浓,不仅读出了儿歌的韵律,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,让每个学生动口又动手,真是一件让他们乐此不疲的事。

二、自编动作表演读,体会儿歌的语言美

     这个设计,我参考了古诗教学中加手势吟诵的形式,让学生根据儿歌的意思在读中自编动作,更能感悟儿歌的言语的经典美。同时,在辅以动作的同时,帮助了学生对儿歌的记忆,为背诵课文作了高效的铺垫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儿歌填词,唱读成诵,提升儿歌的感染力

常见不少学生,为了完成背诵作业,看着书读一句,就掉过头去背一句,一句一句地硬读,硬记,硬背。这样的背诵,学习的人太苦了,一点儿读书的乐趣也没有,而且效果也未必好。学生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从开始朗读到能够背诵,中间有一个孕育的过程,这个过程不能缺少。而反反复复的多遍朗读让学生乏味。在“熟读成诵”这一孕育过程中,若能给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朗读,那这一过程将不再枯燥,学生也会愿意读,喜欢读。因此,我利用人人皆知的经典歌曲《小小的船》,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唱,学生一学就会,而且把儿歌牢牢地记住了。让我欣喜的是有学生套用了别的音乐旋律,还用儿歌填词,自己创编了一首《小小的船》,博得了大家的掌声,也调动了学生的创编欲望。于是,相机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,大胆创编,唱读成诵。既完成了教学目标,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路。
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原文地址http://wgysy.jdedu.net/blog/user1/jdwx201201/default.html

 

 
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yinianji_486_15536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